為什麼選用集成木?
沒太多時間看的話,我們為什麼選用集成木的答案很簡單,因為其他選項都不適合。
有時間的話,我們從頭說起,
因為公司前身是在建築業,經驗讓我們相當孰悉鋁合金與玻璃的設計、生產、加工,且這兩種都是耐用度高回收度高的材料,很適合我們的3R原則(Reduce減少使用、Reuse 物盡其用、Recycle循環再造),也曾經有一系列這類的產品,但,我要求自己一定要貼近自己的產品,要與他一起生活,所以沒過多久就發現了問題,不是產品在應用上出了差錯,問題是在我身上,我發現我畢竟也是這大自然裡的一環,純金屬與玻璃實在太冷了,小器物可能還好,但一旦面積擴大就受不了,需要木頭這種自然界的東西來暖化這冰冷感。
最簡單的解決方式,就是金屬部分改用以前我們做大樓隔柵常用的木紋烤漆,它有各種顏色,各種名貴的木頭紋路,想起來很完美,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做的是摸的到家具,而不是摸不到的外牆,我們喜愛木頭,不只是它美麗的顏色與紋路,也有很大一部份是它溫潤的觸感,烤漆再怎麼像,它本體畢竟還是金屬,摸起來還是又假又冰,總有點被騙的感覺,所以立刻排除木紋烤漆的選項,只好踏入我們不熟悉的木頭領域,當時研究了一下,歸類出三個可行選項。
- 系統板-好處很多,材料供應穩定,且它木紋及顏色是印出來的,所以顏色總類多,全新時的表面永遠完美無瑕。
- 實木貼皮-優點幾乎跟系統板一樣,除了它表面是貼上薄薄的實木,所以在觸感上就遠遠勝過系統板,因為摸起來就跟真的木頭一樣。
- 集成木-因為他就是木頭,所以有木頭的溫潤的觸感,但老實說缺點不少,它顏色木紋穩定度低,且不像實木貼皮板材,有一大片完整漂亮的木紋,只有一小塊一小塊的拼接木,然後木種選擇也少,再來表面也沒有系統板材硬,所以刮傷機會遠高於系統板。
最先排除的就是系統板,如果它不是印上木紋或水泥顏色,還可以接受,但只要是這兩色只要一摸一拿就露餡了,而我正需要木紋色,所以系統板不適合我們。
再來是實木貼皮,說真的它真的很漂亮,有我們需要的紋路,有溫潤的觸感,但,還是不適合我們,因為不管是系統板或是實木貼皮,說白了都只是在木板上貼上一塊東西,只要是貼上去的,邊角就有機會會翹起來,一般家用可能還不明顯,但Creesor Shido系列強調的是,隨意改變,讓我們的產品不但要耐用,還要能承受得起遠高於其他家具安裝拆下的次數,如果我們層板採用貼皮的話,沒變更幾次,我們的層板邊角的皮就會翹起來了,而集成木它本來就是木頭,所以沒什麼翹不翹起來的問題。
最後是集成木外觀瑕疵多接點多,硬度低等問題,乍看感覺很糟,但仔細想想我們周邊的例子,如我喜歡觀察像是連鎖咖啡廳等公眾場合的家具使用情況,因為在這裡人們不把家具當寶貴的裝飾品來愛護,而是真正的把它當家具在使用,在這真實的世界裡,沒人會用杯墊,叉子會掉落砸到桌面,咖啡會打翻,椅子會撞桌角,這些事情天天在發生,一段時間過後,實木桌子的桌面滿滿坑坑疤疤的凹痕,桌子轉角處也絕沒全新時的筆直,就算撞掉一小塊也不稀奇,但,砂紙磨一下撞壞的桌角,推點油,還是很美的一張桌子,有時甚至比全新時還更有特色。
貼皮類的的家具就完全是不同命運了,雖說系統板或美耐板貼皮,表面硬度高,凹痕刮痕一定遠遠少於實木桌面,但在大量使用下勢必還是會發生,一旦發生,就是一個洞,且露出與外面美麗貼皮反差極大的雜木出來,它受到撞擊時不像實木只會在連貫的紋路下多個凹痕,再來貼皮桌面更慘的是,因為紋路大多為人工產物,所以工廠幾乎都只挑完美的紋路列印,當破洞露出雜木這種缺陷出現時,就像白紙上有個小黑點,眼睛實在很難不被它吸引過去,更別說邊條翹的翹,掉的掉,當然這對很多店家不是問題,因為很多店家為了維持客人的新鮮感,本來就把裝潢的生命週期設定的很短,但我希望shido系列能在不斷的變化下,讓使用者能維持一定的實用度及新鮮感,而讓它的生命週期能夠一直延續,且為了能經得起不斷拆裝,承受了如商業空間一般的殘酷環境,還可以維持一定的外觀完整度,除了本質為實木的集成木,也沒其他選項了。
當然耐用也不是光只有好處,市面上有很多用很好的木頭及優良做工的耐用的家具,因為沒有辦法自我更新,配合新的生活方式,耐用兩字很快的轉變成了不實用,這樣還是浪費自然資源,雖說我門讓shido系列有進化與改變的能力,大幅減少不實用的機會,但天下無不散之宴席,為了不想它們落入同樣的困境,因此,Creesor另外設置了落葉歸根-回購計畫。